PRODUCT
您當前的位置:詳細內容
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責任制
一、總則
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及有關法律法規,保護環境,特制定公司《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制度》。
1、遵循環境保護“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和“三同時”規定,做到生產建設與保護環境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2、公司負責人是污染防治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對全公司環境保護工作負全面的領導責任;負責環境保護工作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并引導其穩步向前發展。
3、設立以公司總經理為首、各部門(車間)負責人組成的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對公司的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進行決策、監督和協調。
組長:劉曉晶
成 員:李威 徐宏佳 雷勇軍 俞光軍 楊向利 馬彥軍 段術 劉亞麗 徐萬華
4、安環部是污染防治工作管理部門,協助總經理制定危險廢物相關管理制度,負責審核危險廢物防治責任制,負責監督、考核各單位把相關責任目標和任務落實到位。
5、按照“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的原則,生技部對各生產單位污染防治工作負直接的領導責任;制定公司危險廢物防治的相關指標,督促落實本部門及下屬單位落實危險廢物防治責任。各部門車間必須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本部門、車間管理工作中。
6、公司員工應自覺遵守國家、地方和公司頒發的各項環境保護規定,穩定生產裝置長周期生產,減少生產過程中廢物排放。
7、各生產部門(車間)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頒布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和要求;積極參加與公司有關的環境保護工程項目建設,并在業務上接受安環部的指導和監督。
8、廢物的收集、貯存、轉移、利用、處置活動必須遵守國家和公司的有關規定。
8.1、禁止向環境傾倒、堆置廢物。
8.2、廢物的收集、貯存、轉移應當使用符合標準的容器和包裝物。
8.3、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以及收集、貯存、轉移、處置廢物的設施、場所,必須設置廢物識別標志。
9、公司制定廢物污染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定期進行事故演練。發生廢物污染事故或者其他環境突發性事件,按照應急預案消除或者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危害,及時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個人,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10、根據公司生產實際情況,安環部在裝置開、停車和處理緊急事故過程中,密切配合生產部門(車間),安全、有效地處理好廢物的回收與排放,杜絕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
11、對于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嚴格遵循“三同時”制度,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最新頒布的相關規定,嚴格把關,防止新污染源產生。
12、依照國家節能減排相關政策及要求,公司對節能減排成績顯著的部門(車間)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對違反規定,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部門(車間)和個人,將視其情節輕重,追究相關責任。
二、各級人員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責任制
1總經理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職責
- 公司總經理:劉曉晶
- 總經理熟悉國家對危險廢物管理的相關法規、制度、標準、規范;建立健全本公司危險廢物防治工作責任制。
1.3總經理對公司環境保護和廢物污染防治工作負全面的領導責任;負責公司環境保護職能機構的建設,指導和監督公司環境保護部門的工作。
1.4總經理根據公司環境保護現狀,審查和批準公司廢物污染防治計劃,并監督其實施,實行總經理目標責任制;審查、批準公司環境保護管理重大項目的實施。
1.5主持公司廢物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對公司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作出決策,確保公司生產建設與廢物污染防治同步協調發展,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2安環部部長工作職責
2.1在公司總經理的直接領導下,負責主持環境保護職能機構的日常工作,對公司總經理負責。組織公司職工學習和貫徹國家、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條例和決議、公司的相關管理制度,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2.2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司資源綜合利用、廢物污染現狀及其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及時向總經理匯報,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控制污染,發展生產。組織開展公司日常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檔案、臺賬。
2.3參與編制和修訂公司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監督、檢查、協調其實施。
2.4參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會審、工程初步設計審查,監督、檢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的實施;參加工程竣工驗收,防止新污染。
2.5組織廢物污染事故調查,按“事故四不放過”原則,向公司提出調查報告和處理建議。
2.6組織開展公司廢物污染防治宣傳教育和保護業務培訓,提高公司員工廢物污染防治素質。
3生技部部長工作職責
3.1對本部門的廢物污染防治工作負直接的領導責任,對公司總經理和環境保護部門負責。
3.2 制定公司危險廢物防治的相關指標,督促落實本部門及下屬單位落實危險廢物防治責任
3.3組織本部門職工學習和貫徹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公司環境保護管理 制度,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3.4把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生產、經營管理軌道,做到環境保護管理與生產管理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和評比;使環境保護和生產經營同步發展。
3.6參加本單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會審及設計審查,監督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防止新污染。對不執行“三同時”規定或達不到“三同時”要求的工程項目,有權拒絕接收和使用。
3.7主持本單位環境保護管理、污染物治理工作,負責本單位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并將調查報告及處理意見及時報送公司環境保護部門。
4環保專員工作職責
4.1協助公司領導,做好公司危險廢物的管理工作,組織公司職工學習和貫徹國家、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條例和決議,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審查、批準公司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文件和各類報表。
4.2參與編制公司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落實相關制度。
4.3負責落實公司各生產單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
4.4負責辦理公司各類危險廢物的轉移處置手續。
4.5負責公司各類危險廢物出廠轉移處置的檢查審核工作。
4.6負責組織危險廢物應急演練工作。
4.7 全面學習和掌握國家、地方廢物污染防治保護法律法規;在管轄工作范圍內堅決貫徹執行國家、地方性法規、上級有關保護規定和公司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4.8參與對危險廢物產生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不符合項,及時上報安環部。
4.9參與編制和修訂公司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4.10參加污染事故調查處理,提出處理意見。
4.11參加業務技術培訓和環境保護管理經驗和技術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負責對員工開展業務、技術培訓,和指導其工作。
5.監測人員環境工作職責(化驗室)
5.1 按照環境監測計劃,采用國家環境監測標準方法,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和安全衛生分析。
5.2參加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裝置考核測試和污染事故調查,配合地區性環境監測調查。
5.3按照規定的標準方法采樣、分析、數據計算和填寫監測分析原始記錄,執行環境監測質量保證體系,保證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監測人員要對監測數據承擔相關責任。
3.4做好化學試劑領用、保存和使用管理,防止泄漏和逸散而引起中毒和環境污染。分析化驗余樣、化學試劑必須妥善處理,不得污染環境。
5.5監測人員必須熟知環境監測規程,熟練掌握采樣、分析方法和分析測定技能,能夠獨立承擔不同的環境監測和安全衛生分析任務。各類監測數據報經站長審查后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和部門。
4、各車間主任環境保護負責人工作職責
4.1危險廢物產生車間及負責人
精餾車間:精餾殘渣 負責人:馬彥軍
環保車間:廢水處理污泥 負責人:劉亞麗
吸 收塔:過濾濾渣 負責人:徐榮林
維修車間:廢機油 負責人:徐萬華
化 驗室:化驗室廢液 負責人:毛月芹
庫 房:廢包裝物 負責人:劉廷聰
4.2對本車間的廢物污染防治工作負全面的領導責任。對公司總經理和安環部負責。
4.3組織本車間職工學習和貫徹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公司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4.4把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生產管理軌道,做到環境保護管理與生產管理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和評比;使環境保護和生產同步發展。
4.5組織學習公司的有關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
4.6參加公司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會審及設計審查,監督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防止新污染。對不執行“三同時”規定或達不到“三同時”要求的工程項目,有權拒絕接收和使用。
4.7主持本車間環保管理、污染物治理工作,負責本車間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并將調查報告及處理意見及時報送公司安全環保部。
5、各生產班組長、員工工作職責
5.1在車間主任的領導下,負責本班組日常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業務上接受環保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和指導。
5.2組織本班組職工學習貫徹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公司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不斷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5.3 監督管轄范圍內環境保護設施和主體裝置同步運行。督促生產操作人員精心調控,嚴格控制工藝指標,不得亂排亂放而造成超標排放和環境污染事故;督促設備檢修人員做好設備和污染物處理設施的維護保養,防止所管理設施泄漏和污染物流失。
5.4參加本班組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提出處理建議。
三、各部門廢物污染防治工作責任制
1 安環部
1.1主持公司廢物污染防治日常工作。建立管理網絡、檔案、臺賬,完善保護管理體系,監督各生產經營單位的污染物防治情況;
1.2完善環境監測體系,監測和抽查全公司各類污染物排放情況;
1.3參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會審,監督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執行情況,負責新、擴、改建項目試生產報審工作;
1.4編制公司廢物污染防治計劃、規劃,統籌安排實施,使環境保護與生產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1.5按“事故四不放過”原則,組織污染事故調查;
1.6編制環境保護考核指標,及時考核;
1.7組織貫徹和實施國家環境保護環保法律法規及上級部門環境保護文件、條例和決議,不斷增強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促進環境保護與生產建設同步發展。
2、生技部
2.1把污染防治納入生產管理、控制過程。對污染物處理設施的運行,必須與主體設施同時調度安排;
2.2對生產系統開放、停車和事故狀態下的污染物排放要采取有效防范、應急措施,避免污染環境;當生產經營與環境保護發生矛盾時,生產安排要服從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要求;不得把沒有污染防治措施的工序或產品轉移給其他部門或單位。
2.3廢物污染防治處理設施納入生產設備管理程序,制定相應的、與動力、運行設備指標一致的考核指標,嚴格監督執行,減少跑、冒、滴、漏;對各類設備檢修、大修,要確保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檢修質量,為生產經營服務。
2.4 確保污染物治理與生產經營活動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和評比;加強生產過程控制,做到達標排放;對不執行“三同時”規定或達不到要求的工程項目,有權拒絕接收和使用。
3、環境監測分析室(化驗室)
3.1按照國家環境監測標準和規范,開展環境監測和安全衛生分析;
3.2編制各類監測周報、季報、年報,并對監測分析結果作出是否超標、達標等級、危害程度等結論性的意見,及時準確地報告公司環境保護部門和主管領導;
3.3 監測、分析全過程有統一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按規定填寫分析原始記錄,監測人員要對監測數據相應承擔責任;
3.4 化學試劑、分析化驗余樣必須妥善保管、處理,不得污染環境。